臭氧的物理性質及制備
【物理性質】 無色或者淡藍色的氣體,bp–119 oC,mp –193 oC;在–80 ~ –100 oC左右,在烴類溶劑中的溶解質量分數為0.1%~0.3%。具有較強的吸收紫外線的能力,因此常在高空形成臭氧層,對地球表面的紫外線輻射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臭氧具有刺激性的氣味,有時被描述為類似于新鮮雨后的氣味。臭氧的密度比空氣大約高一倍。
【制備和商品】實驗室制備一般是使干燥的空氣或者氧氣通過幾千伏電壓的兩個電極而產生。用空氣制備的臭氧濃度一般在1%~2%,而用氧氣制備的濃度則能達到3%~4%。市場上有好幾種實驗室規模的臭氧發生器可供選擇。另外2種方式是:紫外光法:利用紫外光照射空氣中的氧氣(O2),使其發生光解反應生成臭氧。這種方法通常在臭氧層的上方發生,因為太陽的紫外線有助于臭氧的生成。電解法:在電解槽中,通過電解水溶液來制備臭氧。水分子在電解的過程中被分解成氧氣和氫氣,其中一部分氧氣被進一步電離形成臭氧。
【注意事項】對所有黏膜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濃度大于0.1 μL/L就有很高的毒性。當臭氧濃度在0.1 μL/L時會有特征的氣味。所有操作都必須在通風櫥,并且應該有硫代硫酸鈉溶液以消耗過量的臭氧。液態臭氧具有強烈的爆炸性。